丽江大研古城位于滇、川、藏交界处的滇西北横断山脉地带,坐落于丽江盆地(俗称坝子)中部。丽江坝子海拔2400米,总面积为198.6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距玉龙雪山仅15公里。大研古城保护面积3.8平方公里。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迄今被列入此名录的两个古城之一。丽江古城是纳西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纳西族与汉族、藏族、白族等众多西南少数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丽江古城是一个典型的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协同发展融合的范例,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而不同、你中有我、和谐发展的显著特征。
受全球一体化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当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特别在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变迁非常突出。随着丽江旅游业的急速发展,这种文化冲击对丽江古城的影响深远。为此,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保护丽江古城的文化元素?如何保护古城的文化遗产?
一、丽江古城的变迁和保护
关于古城的形成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有的认为形成于宋末元之初(1253年);有的认为它即唐代的“三赕城”,“三赕”是吐蕃对丽江的称呼,南诏时也称丽江为“三赕”。清乾隆《丽江府志略》中载曰:“通安废州,在城东三里,昔名三赕。”这里的城,即指清代古城中心一带。由此可见,通安州府所在地三赕城是在如今大研古城的范围之内。从各种史料分析,大研古城有可能在唐朝就已初具规模。
丽江大研古城依山就水而建,不求方正,整个古城结构自由活泼而充满灵气。虽得中原建筑神韵,但又不照搬古代中原城镇的模式,在总体结构上融进纳西人传统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的情调意趣,使其成为一个自然流畅、人与山水亲和的边地古城。古城的最迷人的地方,是融合了儒、道、释和本土文化元素,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和地域特色。因此,保护古城文化魅力元素,保护古城文化遗产,是古城保护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丽江古城的保护实践,成功之处是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穿街而过的河系布局。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受城市建筑时尚的影响,很多居民过去都想掀掉传统的土木建筑而改建钢筋水泥房,认为这才是进步的、“现代化”的房子,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拆除传统的土木结构房而建钢筋水泥房,有的人包括一些领导认为古城的石板路很落后,发生了火灾连汽车都开不进来,于是就有人动议拆掉石板路,改建水泥路,使消防车能够畅通无阻地开出开进。丽江古城几度在为数不少的民众的这种意识和意愿中濒临危境,如果不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丽江古城早已面貌全非。
20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的错误城建理念导致了不恰当的决策,有人建了一条钢筋水泥、高楼林立、一直通连四方街的水泥路,人称东大街。它把原来丽江古城著名的“玉河烟柳”景观破坏殆尽。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开展后,丽江县政府下决心改建此路,由于要拆除很多还完好无损的高楼大厦,因此很多当地民众想不通,认为是劳民伤财的“发疯”,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后来,一条传统的以五花石铺地、两边以传统的庭院式民居取代了钢筋水泥大厦的道路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天直至深夜都有游客留连忘返,成为国内外游客交口称赞的古城一景,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现在,很多来到丽江游玩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受丽江古城文化的感染和吸引而来的。因此,尊重、保护和学习丽江本土文化元素,应该成为一种在丽江生活的人们(不管原住居民还是新丽江人)的一种共识。
二、古城文物、历史文化旧址、建筑等遗产的保护
丽江古城有文庙、武庙、嵌雪楼、文昌宫红、二方面军指挥部等遗址和方国瑜故居、周霖故居等文保单位,是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城之灿烂的明珠,更是古城文化之精髓。此外,古城内还有不少历史文化旧址,如基督教教堂遗址、“茶马古道”上马店遗址、著名历史活动场所遗址等;还有不少遗留的建筑物,如古城著名人物和大户人家的居所、祠堂、家庙;还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家具、服饰、民俗旧器、老照片等;还有不少古老的深宅大院,有些是“茶马古道”上著名藏客的住宅……这些,对了解丽江历史上的民众生活、历史、人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
每一座古城镇里的历史遗产景观,已经有着历史和具体的人和事相融而成的人文价值和精神魅力,不应随意地改建甚至拆迁,应该遵循“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丽江古城曾经是“茶马古道”的重镇,过去有很多马店,但如今已经没有一个类似保留完整的马店遗址可以供人们回顾中国西部这一段难忘的历史。
三、切实解决留住古城本地居民的问题
根据“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丽江县、宁蒗县纳西族摩梭人和彝族文化多样性及其现状评估”课题组的调查,1986年底,丽江古城有原住居民4269户、15279人。到1999年底,已有1527户、5001人迁出古城。13年间,已有35.77%的居民户、32.7%的原住人口迁离古城。1987至1999年间,每年平均有117.5户、385人迁离古城。而1990年最高,达293户、1165人搬离;最低的1999年,也有68户、193人搬离。同期,每年平均有103.8户、311人迁入古城居住。13年间,丽江古城的原住居民净减了113户、802人。照此推算,再过26年时间,丽江古城中的原住居民将全部迁离古城,丽江古城将不再是一座“活着的古城”!
当作为古城文化主体的原住人群开始大批外迁之际,也就是民族文化转移、衰落之时。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文化主体的转移与失落。大批纳西族的聚居使古城成了纳西族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汇聚与集中点,而随着自发、分散和缓慢地外迁,文化大量地失落、消亡。即便孤立、零星的存在部分,也迅速地被现代外来文化所同化和淹没。例如,纳西语言、服饰、节日、礼俗等就在迅速的衰落之中。
②古城的人口“置换”过程伴随着的是古城文化的“置换”。古城本地居民迁走后,虽然房屋依然存在,但房屋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却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居民把房屋的所有权转让出去(即出售),另一部分居民则转让了房屋的使用权(即出租);也有少数房屋是闲置或无人居住的。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古城居住的结果,使古城的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大量地被“外来文化”所置换。而这种“外来文化”与古城的传统风格、历史风貌格格不入,反差极大,逐步使古城丧失了独有的文化特色。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留住古城原住居民,关键是通过各种方式使古城居民从旅游中得到利益,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使他们产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居民的自豪感,心甘情愿地居住在古城中。目前,丽江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把更多的原住民留在古城,以后可以想更多的方法实现留住更多的原住民的目标,希望政府给予适当倾斜政策。同时,政府及有关方面应该倡导和发起“古城人回古城”“古城人经营古城”等活动,把古城和古城文化“置换”回来,让古城再次复活起来。
四、保护传承古城纳西民俗和语言文化
古城的核心魅力在于那鲜活地延续至今的多元文化、纳西民俗和完全不失历史传统,在于依山就水、率意天成的城市空间布局和民宅结构。假如丽江古城没有了那些白发长髯的纳西老乐手,没有了众多身着本族服装的纳西女人,没有了那古城人纵情谈笑时使用的纳西语和一年四季令人眼花缭乱的民族节庆以及充满古城多元文化特点的社区民俗活动,即使古城内有很多数百年的古老建筑物,那也不是世界所瞩目的“活着的古城”。丽江古城的灵魂是古城的民众生活和独特的地方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在呼吁保护古建筑的同时,不要忘记更多地珍视和保护,那些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日益衰落的民间的文化元素。应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方式,如在学校传授乡土知识和纳西语课程、在电视合、电台开设纳西语节目频道等方式来保护住上述民俗文化。应鼓励、保持和恢复古城的各种民俗节庆活动,鼓励各种民间的文学艺术组织展开活动,比如“纳西文化学会”的文化活动等。
保护正在趋向衰落的古城民族文化资源,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战略性要务。应该进一步加强保护丽江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包括纳西语的传承、充满本地民俗情趣和民族文化个性的各种礼仪习俗的保护和传承,这是丽江古城长葆它的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都可以适当地借鉴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做法,既广采博纳、大量吸引、引进中原的汉族人才,在广泛学习汉文化、藏文化以及白族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同时,又要求外来移民入乡随俗,学习纳西人的语言、学习纳西人的一些生活习俗和礼仪等。历史上,纳西族木氏土司乐于广采博纳地学习汉文化,积极吸引外来人才到丽江但他们又非常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用各种方式叫外来的移民学习当地文化,比如纳西语。如:不会说纳西话的人就不准参加祭天仪式,在过去不能参加祭天仪式,相当于就开除了纳西人的“族籍”。因此,为了适应丽江的生存环境,外来移民都学纳西语,融入纳西社会,逐渐被纳西同化。这也是丽江古城成为中国少有的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区域之一的重要原因。
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有兼包并容、广采博纳胸怀,同时又能不失自我,保持本土文化的个性。今天的丽江古城儒、释、道文化和纳西族文化交相辉映,在这里汉、藏、白、纳西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这里不仅展现了纳西文化的独特内涵,同时融合了中原、吐蕃、南诏大理文化特征。
如今,随着社会文化的剧烈变迁,很多少数民族已经面临着母语逐渐消失的危险。我常常在家乡丽江古城看到这样的情景,用母语可以妙语连珠地把当地的民间故事、逸闻趣事讲得出神入化、妙趣横生的老祖母祖父们,如今面对自己那已经只会讲汉话的孙子孙女,一下子就变得拙嘴笨舌,他们不得不用结巴的汉语讲述的故事也就失去了用母语讲述的那种生动、妙趣和魅力,孩子们也就一脸茫然,提不起兴趣听这些本土故事,于是就自顾自去看电视上的肥皂剧,看明星们的做秀了。这就是没有共同语言所带来的代沟,祖父母们一肚子的故事和乡土知识,也就因语言的隔核而不能传给孙子孙女辈,使他们获得乐趣。如果纳西语断了传承,纳西人千百年热烈生动的人生和朴实深邃的智慧,将会因为母语的失传而无法薪火相传。
我认为,母语既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的灵魂。母语的消失,意味着一种文化没有了自己的灵魂,而没有了灵魂的文化是不会生动而充满活力的,它总归要逐渐消逝,比如很难想象没有了汉语的汉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因此,保护和传承纳西母语,是丽江古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古城周边人文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人们常常忽略了古城古镇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眼睛仅仅孤立地盯在具体的景观或建筑物上。其实,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融具体建筑物和城市格局、民众生活、社会历史文化氛围和周围的环境于一体的整体,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种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比如,距离丽江古城10多公里的纳西人的神山——玉龙雪山,以及作为古城水源地的黑龙潭及其周围山水,与古城历史文化、古城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观、玉龙雪山为主体的自然景观与丽江坝子的高原田园风光间有机整合、互为映衬,既是丽江坝区旅游的精髓和灵魂,同时也构成了丽江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城市建筑格局上,丽江古城是整个丽江的最亮点,因此,不能逐渐使之成为一个被与之反差极大的现代建筑群和拥挤的小区包围的“孤城”。从城市建筑美学和丽江的传统城乡格局的角度看,古城周围应该留下比较多的田园和原野,各种建筑物也要尽量与古城的风格相协调。
在进行新城建设和周围的环境建设时,我认为也要尽量突出当地特色,避免雷同。因此,在建设居民小区的城市规划上,应该突出地方特色,从民居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装修上,街道格局乃至街道的取名等,都应该突出地方特色,使古城周围的居民社区也成为丽江古城、坝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特别是束河古镇和白沙古街的衬托下,十分恰当,丽江古城更加和谐共容。
六、进一步明确保护纳西乡村文化与保护古城文化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不能孤立地来谈保护丽江古城文化,而是要结合周边的乡村来谈,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
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农村,比如东巴文化,其根基和土壤在乡村。只有土壤和根基保护很好,东巴文化这张在全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保证它有可持续的魅力。而保证东巴文化这棵文化大树常绿常青,关键是要在乡村里有鲜活的民俗土壤来滋养它。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着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发展,会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而国内外的很多经验表明,这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文化展示是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的。
如果丽江乡村的东巴文化保护得好,不仅提供源源流水,使东巴文化活水长流,而且今后还要依托东巴文化等纳西民俗的乡村旅游。现在,依托乡村文化习俗展开村寨旅游的成功例子已经很多,比如用民俗文化形成做生态型农家乐——白华村模式。现在丽江比较成功的玉湖村、玉龙村等的乡村旅游,主要也是依托自然、田园风景和历史民俗文化融为一体的吸引力很强。
现在,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东巴博物院、玉水寨等将这里作为纳西民间文化传承的乡村基地,这无疑是很有远见的举措。可以相信,如果这样的文化传承、传人培养的农村多有一些,将会对丽江以文化为灵魂的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一种“活水长流”的功能作用。据我所知,无论在学术文化界、还是在大众旅游市场上,想到丽江的乡村领略一下活着的东巴文化和其他民俗文化的人是很多的,我们应该致力于营造更多这样的文化乡村,为东巴文化的根深叶茂增加营养,使更有生命力。
再说到丽江古城目前在一些院落开展的纳西族传统手工艺展示,其中有不少手工艺是来自乡村的、目前在乡村传承得比较好。只有把乡村的民间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好,才能保持古城的本地手工艺展示呈现一种活水长流的状态,使古城的纳西手工艺者不至于成为一种已经死去的民间技艺的展演,而是一种活态文化的展示和传承。
保护丰富多彩的古城中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虽然我们已经对纳西古乐、东巴文化、纳西族手工艺制作等都采取了保护措施并取得了良好实效,但还要充实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比如用绘画、编结、酿造、印染、雕刻、剪纸等来映衬古城文化之博大精深和内在魅力,吸取其民族文化之精髓,做到包容并蓄、多元和谐。总之,只有守住我们自已的母亲文化根基,只有守住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灵魂才不会漂泊无依,并以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点,在世界遗产行列经久不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综上所述,我们要保持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永恒魅力,就必须倡导和发扬以纳西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共存的特质,对本土原生态文化元素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并处理好多元文化和原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丽江古城才能魅力永存。(木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