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市和四川省攀枝花市一带的金沙江两岸,居住着人口不少的傣族,至今人们始终未得出他们是土著还是迁徙而来的准确答案。
永胜县仅仁和镇及周边乡镇就有傣族人口近5000人。笔者经过业余调查,对本地实存的傣族族源及习俗作一探讨,以抛砖引玉。
丽江市居住的各少数民族,大多数族称都在《唐书·南蛮传》《云南简史》《汉书·西羌传》等文献中有所交待,而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傣族,本人未在史籍文献中见到相关的资料介绍。在对永胜县仁和镇下新田、临江、碧泉3个行政村的有关傣族自然村的调查时,听其古传和老人的记忆,有两种说法:土著说和迁徙说。而且各有依据。
土著说。这里在历史上是无人(人少)居住的地方,山好、水好,他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栽上木桩定为寨子,然后割来巴茅杆、芦苇盖成棚就开始生存、发展,这叫插寨为业。这是本地傣族不能忘记一句老话。
迁徙说。一批外地人从金沙江西边迁徙向西双版纳或缅甸而去,曾在现在的临江村、歇竹箐生活了一段时间,一些老弱病残的人不愿继续迁徙就留下来。随后又来了一些,他们也不想再前进了,便在歇竹(住)箐留下来。他们实在不想再迁,便被捆绑强行护送,但一些人东躲西藏留了下来。这就是本民族喜称的“绑夷”族称。另一种说法是由于鬼神邪说的传播迫使西迁,这里有较好地理优势,后来迁入的汉族及其他民族配合当时的统治阶层,以民族之间的芥蒂把他们驱赶出原住地,向西双版纳迁徙,剩余的人留驻本地。为此,剩余之人在手腕上系上红线作为纪念。由于不方便,又把此线系在脖子上,这又是“绑夷”的来源。
上述传说并无史料记载,但目前的客观事实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1980年全国进行地名普查中,我曾间接地参与了六德、仁和两乡镇的地名普查,同时关注到地名的来源、用语史话,并以此深入到仁和镇民间走访傣族的族源及习俗。
1.在地名普查中,对高寨、宏德村的地名:大炸拉、大丙习、阿克习、小丙习、丙甸等村名提出质疑,同时对本村山脚、摆依坟坝地名产生联系。后经县普查办向云南省民族学院提出咨询,得到的解释是:大田坝(大丙习)、阿克习(坪子上)、梯田(丙甸)、小田坝(小丙习)、把苴(尖底蓝)等村是傣语以汉语音译的称谓。
2.全镇的64个自然村,有24个自然村都居住有傣族(自称绑夷)或与傣族居住历史有关,而且是沿河水源好、较为平坦之村。
3.特奇的村名称谓。如歇竹箐(又称歇住箐)、糯叶、力甫、大乍拉、小乍拉、大丙习、阿克习、小丙习、丙甸、鱼果等村名(包括历史称谓及现今称谓)。
4.历史人物及宗谱。1821年,有关震动清王朝的唐贵起义的记载有一段:“杨老伍供:我名杨老伍,年31岁,永北山前大乍拉摆夷,高土司所管,正月初五,在阿剌山后,我约得250多人,唐老大封我为顺天师。”后来迁入小丙习的傣族文姓,祖籍四川省南充市朱家包包,其宗谱为天、运、光、宗、有、仕、永、振、家、康,属,10字传宗,据他们讲,是文天祥之族人,因西迁兵变整连逃跑,原属西迁(征),后听此地有傣族并讨饭逃荒帮工,才到此地现已7代人矣。
5.族称。有较多的自称和他称。自称为绑夷、绑赢。他称:摆夷、水傣、汉傣(后来人)、摆依。
6.姓氏。本地傣族李、杨、何、朱姓较为多数,还有文、张、刀、孙、海等姓氏,从傣族的组成来看,有先来后到之分,由于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制约,尚无古碑墓志可考,没有准确的姓氏来源,有的姓氏是在近代文明的开化现定的,据说姓氏来源有二,要读书了,无名无姓,先生就指其人,你叫李XXX,他叫杨XXX;根据民族语言:历史上傣族称父为博,称母为迷,小姑娘为婆帚,小伙子称婆瓦,后就以父称,改为姓,而形成现主的姓氏。现在由于无历史记载,仅知3代人姓名,超过3代以上就难说清,加上历史的远去更难究其端的了。
综上所述,根据中国历史学家范文澜原著《西南通史》,大意是,西南最初的土著人为粤人,后来为西南夷,后来又有白夷、水夷、南蛮之分,如不属内地迁途而至,应是西南夷中的某一个部落。如属西南原土著人,除后来者外,应是粤人的后代。在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西双版纳的傣族是从内地迁往的,还是原土著人呢?这里就从前面“沿金沙江西迁途”产生了联系。又从语言方面进行内联,据访查到西双版纳当兵及工作的人员讲,有40%的语言可通或知其意,音系上变化出入很大,还是较为费解。从人口的组成来看,西双版纳的傣族可能是20多万的话,丽江、楚雄、攀枝花3市只有十几万,是西迁人员留下的老弱病残部分,几百年了这也不为特奇,而这里曾受到大小战争,民族间互相歧视和驱赶,从而形成当今傣族人口的分布现状。
上世纪50年代,各民族基本上保持着各自的特征,傣族也不例外。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平等、和睦的政治热情,积极投入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政权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当家作主人的作用,各民族也依据各自的传统和信仰,活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舞台上,基本保持了民族的传统、语言、习俗。
1.傣族团结性强。到1965年止,傣族村的农户如修房建屋每户应帮助主家50至100把(个)茅草,木料3至5根,甚至竹子(片)也每户送一把,至亲还应送肉、酒、菜等物,办喜事每家帮助砍柴一天或一背柴(或明子),送酒、送羊、担水做饭协作有序,村内族内一视同仁。这在别的民族中少见。
2.穿着服饰与其他民族相异。傣族姑娘14岁就穿上筒筒裙,是自织麻布做成,由于长而不太宽,走起路来还会发出响声。上身穿短大襟镶花边上衣,并配带一块方巾,上下对角佩带,方巾上绣有花草及飞燕等,挂在胸前。据传此巾的佩带有一个传说,以前妇女比男人聪明,为此用方巾蒙住女人胸部,使男女一样聪慧。
3.不同的信仰。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进行敬青苗。这天全村男人到种有青苗树的田园敬田公、地母,青苗树以青皮树、青香树为树种,并应敬水神、龙王,意为敬了后,鸟不吃庄稼专吃害虫,风不进田、庄稼不倒;八月十五敬谷神至秋收完毕,意为敬了谷神年年粮食满仓、六畜旺;敬牛神,八月十五日应给牛吃糍粑,牛角顶粑粑。否则不下犁、不耕种、不种小春。
4.美人说。在歇竹箐大箐等村里,每隔一代二代人就会出生一至二个标致靓丽美女,这是周围村寨各民族的口传。再加上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本民族就以唢呐、芦笙为乐器进行打跳,周边年轻人就会约伴前往。
5.情为线、酒搭桥。傣族村要办成一两件事或是谈婚,哪怕你是滴酒不沾的人也得顺应人情吃上一杯半盅,否则被认为是不懂人情世故。如去谈婚没有酒就难以启口,这里父母及长辈撑管着儿女们的婚姻大事及一生前程,即使年轻人情投意合,但父母长辈不允许也难花好月圆,只有用吃酒的方法,多给父老谈知心话,并接受父母及长辈的考验,求得应允方能喜结良缘。到傣家人办事,他们都能以好酒相待,高粱甜酒是待客人的一道佳品(又称劳沙酒),他们到今仍有种高粱,自造甜酒的习俗,它是联系人们感情的一道佳珍。
6.语言、服装。新中国成立初期,95%的傣族人不懂汉话,现在90%的人都能用汉语进行交流,但仍有6个自然村日常生活用傣语,又有近70%的傣族不讲本民族语言,只讲汉语。衣着上,新中国成立初期40%的人仍着本民族服饰,现在只有百分之一二的人着本民族服装,有的村寨傣族衣着已成古稀之物。
7.婚丧习俗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新人除陪嫁的物品外,还用一个新竹篦篼装上煮好的糯米饭团及鸡肉鸡腿。入新房时糯米饭团及鸡肉分发给孩童,鸡腿分左、右,左的一支给新郎,右的一支给新娘;如新娘在本村或近村当天回门,其他礼仪与汉族一样。过去的婚配主要在族内通婚,现在有80%的仍保留族内通婚。随着社会的进步,基本上能体现本人愿意、父母长辈作主的通婚方式。
人去世后,采取随死随葬方式,但在农历九月初一到初九例外。
8.当家人不吃牛肉。在一些傣族村寨,儿子可吃牛肉老人不吃,一旦父亲逝世,儿子又不能吃牛肉了。这里有一个典故,很久以前,老人逝世儿女们都要每户拉上一头牛杀后作为祭品,但由于父母长辈逝世的多,牛拉完了,造成了困难,后来一村人发誓,不再吃牛肉了,并进行赌咒,从当家后不再吃牛肉,因为这是祭祀之品,因此当家人不吃牛肉。
愿更有学识之师,从历史的、科学的、客观的调研中,理出金沙江一带傣族族源一条清晰的连线,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共放奇光异彩。(苏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