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兰:沉浸于皮艺的慢时光

来源:丽江日报 日期:2018-06-21 08:58:0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一锥一线,一揉一搓,一块块羊皮经过李润兰熟练的手法,逐渐显露出精致的纳西七星披肩模样。作为一名纳西族服饰的非遗传承人,李润兰坚持纯手工制作,在浸润着汗水的时光中,传承着纳西族服饰制作技艺。

  历经四代人的传承

  李润兰曾在石鼓担任一名小学民办教师,20世纪80年代,她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回到了丽江古城王家庄的婆婆家,身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为了生计,开始向自己的婆婆和建欣学习制作纳西族生皮揉制工艺,和建欣老人的父辈和祖辈也是从事纳西族羊皮披肩、领褂及皮褥的制作。这项技艺到李润兰的手中,已是历经四代得以传承。

  一样的手法,一样的心血,每天不辞辛苦,四代人就坚持这么做了百余年,李润兰一家人凭借着精致的做工、细腻的手艺,在顾客中有着良好的口碑,远到太安、七河等地的纳西族聚居区的群众都会找到她家中,为待嫁的女儿或是新娶的儿媳制作一块上好的羊皮披肩。

  李润兰还记得自己的婆婆虽然识字不多,但是怀揣着手艺人的朴素理念,只要手艺学成,开张就会有钱进。传统的服饰只要世世代代传承,就会有自己的市场。她叮嘱李润兰一定要把这项技艺一直守护下去。正是婆婆的鼓励,40年来,李润兰都以原生态的理念去延续着这种皮革制作生活方式。他们在古城里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店铺,直到2014年离开。

  浸润着汗水的制皮工艺

  皮革物什的制作工艺非常精巧,但却非常辛苦。既是个技术活又是个繁重的体力活,这些一点点打磨、裁剪定型的皮革物什背后,蕴涵着手艺人的温度和汗水。就拿七星羊皮披肩的制作来说吧,一块浸泡过的生皮要经过清洗、鞣搓、打磨、除味、铲平、裁剪、定型、拼翅等十几道工序。通常一个星期才能完成一块七星羊皮披肩的制作。而其中最耗时的就是鞣搓的过程,左右皮革质量的关键就在这步。李润兰说,一块好皮革的韧性和弹性全靠双脚的踩踏,这道工序要经过三到四天的工夫。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要光着双脚,日复一日枯燥繁重地踩踏着,在铲皮的时候,必须要弯着腰,弯成一张弓,拾掇着一块块羊皮。从事这项手艺几十年,颈椎、腰椎、腿脚都落下了毛病,所以现在走路都有些不灵活。

  因为劳动强度大,到了后期李润兰已经没有更多体力完成生皮的加工,更多的只是承接一些老顾客羊皮披肩翻新工作。也因为高强度,能够坚持从事这项技艺的几乎没有什么人,那些小徒弟干了几天就离她而去不愿再学习。

  在制作工艺中,李润兰遵从祖辈的技巧,采用了最原始的除味和泛白手法,如用灶灰、米面,并创新出了将米酒用于这项工序,做出的皮革制品不仅没有异味而且保持良好的成色。

  2014年,已经65岁的李润兰结束古城的经营后,搬到了新城的公寓楼里,儿女们都劝她安享晚年,但是那些慕名前来的顾客常常带着一块块旧的七星羊皮披肩找上门来请求翻新,李润兰总是不忍心拒绝,皮革工艺不仅是她用来养家糊口的生存技能,也是创造精神与审美生活的体现。

  皮艺中的慢时光

  李润兰觉得,在今天的年轻人来看,手工制作皮革这项工艺有些迟缓,有些落伍,但是一定还是有像自己一样的一些人在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做一份手艺,做一份传承,做一件细致入微的事情,在自己的手艺里安静生活。在秉承着老一辈的制作技艺的同时,对于纳西族的服饰特点渊源李润兰也在思考着。在繁忙的劳作之余,她用笔记录下自己的心得和对服饰文化思考的点滴。她说,“纳西族妇女历来担负着高强度的劳作,无论背柴、种地、做糖、酿酒都是由妇女完成,丽江又属于高海拔寒冷气候,羊皮披肩不仅保护背脊不受寒,还解放了双手不被长袖束缚,可以轻松的从事劳作。七星羊皮的艺术形式至今仍保留着纳西族悠久的历史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纳西妇女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这样的象征意义也正是像李润兰一样的一批纳西族妇女的象征。(赵坤玉 双惠)